首先,我們應該認真地識別“長版圖書”與“短版圖書”。
第一,善待“長版圖書”。此類圖書帶來穩定的收入與收益,使用傳統印刷應該是最經濟的生產方式,應將這“試對”了的戰果繼續擴大與做好維護。
第二,實現“短版圖書”。從二八原則看,20%的圖書帶來了80%的利潤,而80%的書只帶來了20%利潤,因此也許有80%的書都多印了!這些多印了的圖書如果得到有效的控制,將為出版企業帶來一個新的利潤空間,也使得“試錯”成本革命性地降低,
北京印刷廠家從盲目“試錯”走向理性“試銷”。我們應該多問問自己,許多在2000份~3000份左右起印量的圖書,如果不考慮起印量的問題,其合理的印數應該是多少?
另外,對于前面提到的“短版”、“絕版”圖書,如果有一種低成本的生產方式,能使得我們沉默的內容資源成倍地傳播,不僅拯救了許多的心血之作,又將會創造出新的商業價值——通過“斷版”、“絕版”圖書的資源釋放,激發出長尾的商業效應。
第三,由于技術突破帶來的行業革命,我們需要重新回到原點思考:出版是什么?出版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內容的發行與傳播。傳統的做法是先“印刷”后“發行”,但數字印刷可以實現先“發行”后“印刷”,也就是數據文件先分發到各個按需印刷的分印點,然后根據需要和訂單,就近進行相應的印刷,這是對傳統的圖書印刷模式的顛覆。為解決目前圖書市場存在的庫存積壓、回款困難、物流成本高、秩序混亂等問題。